中信建投:华能国际(600011)煤电板块改善明显 全年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中信建投:华能国际(600011)我们预计2024~2026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703 亿元、2734 亿元、2765 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16 亿元、161.91 亿元、176.54 亿元,对应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31.41 亿元、146.16 亿元、160.7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观点

2023 年公司累计实现营收2543.97 亿元,同比增长3.11%;实现归母净利润84.46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业绩扭转主要系境内业务单位燃料成本同比下降和电量同比增长,以及公司新加坡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分板块来看,2023 年境内燃煤、燃机、风电、光伏、水电累计利润总额分别为4.33 亿元、7.77 亿元、59.13 亿元、20.44 亿元、0.17 亿元,去年同期为-173.25 亿元、5.75 亿元、62.35 亿元、11.48 亿元、0.22 亿元。2023 年度, 公司境内上网电量合计4478.56 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33%,增利 102.30 亿元。我们预计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16 亿元、161.91 亿元、176.54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

公司发布2023 年年报

公司2023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43.97 亿元,同比增长3.11%;实现净利润90.82 亿元,去年同期为-100.85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4.46 亿元,去年同期为-73.87 亿元。2023 年,公司加权平均ROE 为11.25%,同比提升29.75 个百分点;EPS 为0.35 元/股,去年同期为-0.61 元/股。

简评

全年业绩扭亏为盈,转让四川公司投资收益大幅提升2023 年公司累计实现营收2543.97 亿元,同比增长3.11%;实现归母净利润84.46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业绩扭转主要系境内业务单位燃料成本同比下降和电量同比增长,以及公司新加坡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分板块来看,2023 年境内燃煤、燃机、风电、光伏、水电累计利润总额分别为4.33 亿元、7.77 亿元、59.13 亿元、20.44 亿元、0.17 亿元,去年同期为-173.25 亿元、5.75 亿元、62.35 亿元、11.48 亿元、0.22 亿元。公司境内火电改善主要系煤价下行叠加长协煤比例提升,境内燃料成本下降和火电发电量同比提升所致。公司新加坡业务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系新加坡电力供需形势紧张,叠加电价充分市场化,大士能源电价显著提升。此外,华能国际向华能水电转让四川能源开发公司49%股权,交易对价85.79 亿元,本次交易使公司投资收益同比显著增长。2023 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09%、2.53%、0.60%、3.49%,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9.72 亿元。

煤电板块实现扭亏为盈,风电、水电利润同比下滑就2023 年度情况来看,境内燃煤、燃机、风电、光伏、水电利润总额分别为4.33 亿元、7.77 亿元、59.13亿元、20.44 亿元、0.17 亿元,去年同期分别为-173.25 亿元、5.75 亿元、62.35 亿元、11.48 亿元、0.22 亿元,同比+102.50%、+35.08%、-5.16%、+78.08%、-25.37%、+61.41%。2023 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带动公司发电量同比上升。受全国水电减发、大范围持续高温和寒潮天气等因素影响,公司火电在迎峰度夏和冬季供暖期间发挥顶峰保供及支撑调节作用,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全年风电税前利润汇总金额为 59.13 亿元,同比减少3.22 亿元,主要是因为风电电价同比下降,下降原因主要包括风电的平价项目增加、承担的电力系统调峰调频等市场运营成本增加等因素。水电利润下降主要系全国水电减发。

上网电量稳健增长,平均电价同比下滑,维持“买入”评级2023 年度,公司境内上网电量合计4478.5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3%,增利 102.30 亿元。具体来看,2023 年度公司煤电、燃机、风电、光伏、水电上网电量分别为3758.04 亿千瓦时、277.06 亿千瓦时、318.35 亿千瓦时、109.11 亿千瓦时、7.48 亿千瓦时,同比变化+3.27%、+5.15%、+16.14%、+81.67%、-7.53%。2023 年度公司境内平均电价为 508.74 元/兆瓦时,同比下降0.23%。装机方面,2023 年,公司新增并网可控发电装机容量 1000.39 万千瓦,其中新增并网火电机组可控发电装机容量 114.5 万千瓦,风电机组可控发电装机容量203.32 万千瓦,太阳能可控发电装机容量 682.57 万千瓦。

我们预计2024~2026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703 亿元、2734 亿元、2765 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16 亿元、161.91 亿元、176.54 亿元,对应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31.41 亿元、146.16 亿元、160.7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