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恒生电子(600570)根据公司2023年三季报,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40亿元、21.05亿元、25.0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2元、1.11元和1.32元,对应10月30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34.6倍、28.6倍、24.1倍。得益于国内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公司资管科技、财富科技等核心业务模块均表现出较快增长势头,主要产品UF3.0、O45、理财销售5、综合理财6、TA6等完成多家客户拓展,继续保持市场和技术领先地位。后续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全面注册制实施、资产配置变化等将为公司业务带来强劲增长动力,AIGC等技术变革也将为公司带来业务重构的机会。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在证券资管IT领域龙头地位的保持,以及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金融大模型等业务的发展突围,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事项: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68亿元,同比增长16.87%,实现归母净利润6.07亿元,同比增长5179.03%,EPS为0.32元。
平安观点:
收入端韧性十足,核心业务增速回暖。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68亿元,同比增长16.87%(vs YoY+18.48%,23H1),仍然保持快速增长, 实现归母净利润6.07 亿元, 同比增长5179.03% ( vsYoY+565.96%,23H1),盈利表现领跑可比同业。单季度来看,收入增长放缓, 公司2023 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5.41 亿元, 同比增长14.02%,增速较上半年下降6.15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49.47%。但从营收结构来看,公司核心业务推进速度均有所加快,财富科技业务、资管科技业务、运营与机构科技服务业务增速均有所回暖,前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11.92%、8.50%、27.67%,增速较上半年分别提升0.82个百分点、0.90个百分点、0.19个百分点。
毛利率保持领先,费用管控加强。毛利率来看,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71.89%,同比提升0.28个百分点,保持可比同业领先地位。费用端来看,公司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66.50%,同比下降2.26个百分点,背后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0.60个百分点、1.15个百分点至12.20%、13.76%、40.84%。
证券资管IT投入需求迎催化,公司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产品推进全面提速。6月中证协、中基协分别印发文件对2023-2025年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的信息IT投入提出新要求,在金融信创进入深水区、政策持续催化需求端IT投入增加的背景下,公司作为证券资管IT龙头有望充分受益,公司旗下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O45、UF3.0内存交易等产品也将迎来关键发展节点。9月O45在华宝基金全面上线,未来有望在大资管行业实现大规 模推广,10月2023恒生金融技术大会上公司正式发布了自研UF3.0内存交易产品,并计划一个月后在首家证券公司顺利上线、在2024年上半年推动内存交易全业务版本上线。
金融大模型LightGPT能力升级,光子系列大模型应用产品正式开放公测。2023恒生金融技术大会上,公司发布了金融大模型LightGPT最新的能力升级成果,自6月底发布至今LightGPT在整体模型效果上提升15%,安全合规性上提升13%,推理速度上提升50%,并面向金融机构实现LightGPT-7B的开源,推理和训练全面适配华为昇腾系列。同时在大模型应用方面,公司正式发布基于LightGPT打造的光子·文曲、光子·方圆、光子·善策和光子·慧营四款大模型应用,并宣布开放产品公测。
公司致力于持续投入金融行业大模型生态建设,推动金融大模型和金融垂直智能应用的创新与实践,在AIGC领域的前瞻布局将有利于公司把握金融行业数智化转型的业务增长机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2023年三季报,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40亿元、21.05亿元、25.0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2元、1.11元和1.32元,对应10月30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34.6倍、28.6倍、24.1倍。得益于国内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公司资管科技、财富科技等核心业务模块均表现出较快增长势头,主要产品UF3.0、O45、理财销售5、综合理财6、TA6等完成多家客户拓展,继续保持市场和技术领先地位。后续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全面注册制实施、资产配置变化等将为公司业务带来强劲增长动力,AIGC等技术变革也将为公司带来业务重构的机会。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在证券资管IT领域龙头地位的保持,以及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金融大模型等业务的发展突围,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金融机构IT预算不及预期。金融机构IT投入对应公司订单来源,若客户IT预算增长疲弱,将拖累公司业绩。
2)金融科技发展与普及受阻。金融科技仍属新事物,技术仍未成熟,且其应用可显著改变金融风险的特征,如其技术发展和应用普及受阻,将阻碍公司相应业务的开展。3)金融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金融行业受监管政策的影响要远大于多数行业,如金融监管过于严厉,将限制产品服务创新及相应业务开展,在需求端抑制相应IT业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