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比亚迪(002594)三季报业绩优异,单车利润创新高,对应6个月目标价360元/股

安信证券:比亚迪(002594)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至320.1、417.4以及503.5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22.2、17.1以及14.1倍,维持“买入-A”评级。给予2023年33xPE,对应6个月目标价360元/股。

事件:10月30日 比亚迪发布三季度业绩,2023Q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13亿元,同比增长82.16%。

营收稳步提升:2023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1.5亿元,同比增长38.49%,预计原因为新能源车销量增长所拉动:2023Q3公司共计销售乘用车82.2万辆,环比提升17.4%。2023Q3比亚迪单车ASP约为15.35万元,环比小幅下滑约0.38万元,预计原因为A0级纯电车海鸥销售占比的提升:2023Q3销量为10.3万辆,占乘用车比为12.5%,环比提升7pct。

毛利率显著提升:2023Q3公司毛利率为22.1%,环比提升3.4pct;剔除比亚迪电子的影响后,2023Q3公司的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5.7%,环比大幅提升4pct,创下历史新高。我们认为核心原因为:1)2023Q3汽车行业需求较好,竞争较为温和,没有爆发大规模价格战;2)高毛利率车型占比提升:汉DM-i、腾势D9DM-i、宋Pro DM-i、宋Plus DM-i在2023Q3合计销售21.2万台,环比增长27%,占比提升2pct;3)销量增长带来了更显著的规模效益,2023Q3单车的折旧和摊销有显著下降;4)2023Q3电池级碳酸锂均价环比下滑了5.5%,至24.1万元/吨,拉动单车成本降低

持续加码研发。2023Q3公司的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94%/2.13%,环比分别下滑0.48pct/0.33pct,展现了公司良好的成本管控能力,预计是受益于规模效应。2023Q3公司的研发投入达到了111.04亿元,研发费用率为6.85%,环比大幅提升1.42pct,创下了历史新高。持续加码的研发投入有望助力公司持续推出行业领先的技术,在未来保持产品力的领先。

单车利润创新高。2023Q3公司实现扣非后净利润96.5亿元,同比增长80.95%,略超业绩预告中值水平,表现亮眼。在扣除比亚迪电子的权益贡献后,2023Q3公司扣非后单车利润约为1.05万元,较2023Q2环比提升约2800元,创下历史新高,预计受益于汽车业务毛利率的显著提升。目前汽车行业需求较好,叠加年底行业需求旺季的到来,我们预计公司的规模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2023Q4公司的单车利润仍有望继续提升。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四大要素有望共同驱动公司高增长:

1)销量基本盘稳固:2023年公司推出了汉、唐、秦、宋、元等多款主销车型的2023款冠军版,产品力提升、性价比提高,拉动主销车型销量稳步提升:2023M1-M9公司共计销售新能源车207万辆,yoy+76%,表现亮眼。展望Q4:王朝网的纯电SUV宋L已经正式亮相,预计将于年内上市,有望助力公司的销量基盘稳中有升,冲击年销量300万辆的目标。

2)高端化持续突破:首先:腾势D9已经连续7个月销量破万,稳居30万以上MPV市场销量第一名、腾势N7、N8也已经陆续开启交付、腾势品牌未来还将会有N8MAX、N9和轿车陆续上市,销量有望保持稳中有升。其次:越野SUV豹5共有三款配置,预售价为30-40万,目前终端热度较高,有望于年内开启交付。最后:仰望U8豪华版已经正式上市,定价达到了109.8万元,目前已经陆续开启交付;纯电超跑U9也有望于年内发布,共同冲击百万级豪车市场,助力公司高端化进程持续向上突破。

3)出海脚步持续加快:2023年公司出海的脚步持续加快,目前旗下的汉EV、海豚、海豹、元Plus等新能源车型已经陆续出海至欧洲、南美、澳新、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M1-M9共计出口新能源车14.5万辆,表现亮眼。展望未来,比亚迪的新能源车产品力较海外竞品有明显的优势,随着公司海外渠道的逐步拓展和运力的逐步提升,以及品牌形象和口碑在海外区域的逐步建立,未来出口业务有望给公司带来显著销量增长。

4)行业出清利好龙头企业: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及行业竞争的加剧,部分产品力较弱的二、三线车企预计会被加速出清,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公司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的方式具备了较强的成本管控能力,并依托规模效益获得了对上下游企业更强的议价能力,在竞争格局持续改善的大背景下,公司的优势预计会愈发凸显,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向好。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至320.1、417.4以及503.5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22.2、17.1以及14.1倍,维持“买入-A”评级。给予2023年33xPE,对应6个月目标价360元/股。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新品推进力度不及预期

滚动至顶部